复果财经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地产

2020年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趋势分析

时间:2021-09-30 来源网站:复果财经网

2020年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趋势分析

发布机构:普益标准?诠资管研究中心

本文内容来自普益标准“诠资管”系列日报,获取更多报告,请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普益诠财富APP。

资管新规的出台彻底改变了银行理财固有的运作模式,主要表现为打破刚性兑付,推进净值化转型。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度达到20.88%。全年来看,我们发现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的占比也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根据普益标准数据,2020年全年共172家银行发行了20595款净值型理财产品,其中发行量排名前十的银行合计发行净值型产品8238款,发行量占总发行量的41.19%,呈现出一定的头部集中效应。从现阶段情况来看,转型工作运行良好,未来商业银行可从投研、产品、风控和销售四个方面进一步探索、优化、努力,配合转型工作,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

一、净值转型对银行的冲击

净值化转型对银行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以后预期收益类产品将逐渐退出市场。二是保本理财将退出市场,部分具备衍生品交易资格的银行会发行结构性存款作为替代品。

二、银行资管变化趋势和集中度分析

本文将对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情况从趋势和集中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分别使用存续量、发行量、发行机构展现净值化转型的趋势变化,然后对发行机构集中度做进一步分析呈现。

(一)银行理财产品总体存续数量转型情况

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各类型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整体呈现稳步推进态势,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占比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131931款,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27542款,净值化转型进度为20.88%。

图表1:全国净值型产品存续量(款)及净值化转型情况(%)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二)银行理财产品总体发行数量情况

从2020年全年来看,我们发现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的占比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从年初的27%左右上涨到年末的50%左右,上涨幅度接近一倍,表明净值化转型工作运行良好,转型成果稳中有升。

图表2:2020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款)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三)净值型产品发行机构集中度分析

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年共172家银行发行了20595款净值型理财产品,其中发行量排名前十的银行分别为中信银行(601998,股吧)、青岛银行(002948,股吧)、华夏银行(600015,股吧)、渤海银行、天津银行、兴业银行(601166,股吧)、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和上海银行,合计发行净值型产品8238款,发行量占总发行量的41.19%,呈现出一定的头部集中效应。

具体来看,8238款净值型理财产品中,股份制银行贡献了4964款,占比达到60.26%,我们认为股份制银行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为净值化转型提供了优质的生存土壤,同时,头部机构更完善的投研体系和更充足的人才供给也为净值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保障。

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有四家挺进前十,分别是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兴业银行,分别发行1772款、1651款、1057款、484款,四家合计共发行4964款,占股份制商业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总体的83.81%,呈现出明显头部集中效应。

国有控股银行发行前十仅工商银行一家,发行量为443款,占国有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总体的34.10%;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前十的有青岛银行、天津银行和上海银行,共发行2831款,占城市商业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总体的26.44%;农村商业银行无任何一家银行发行量进入前十,均无头部集中效应。

图表3:2020年各类型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前10名的银行占其同类银行总体净值型产品发行量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注:2020年各类型银行全年共发行20595款净值型产品,因无法取得595款产品的具体发行情况,故我们使用20000进行统计分析

图表4:2020年各类型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前10名的银行占其同类银行总体净值型产品发行量百分比(%)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三、银行理财的发展建议

结合净值化转型所带来的影响,商业银行可从投研、产品、风控和销售四个方面进行转型。投研转型方面,其核心是需要搭建完整的投研框架体系,增强对收益波动的控制和对增厚收益策略的挖掘能力;产品转型方面,银行应该以混合类资产投资作为主导,同时循序渐进的增加权益类投资的占比,这样在股债对冲之下,净值波动率更低,转型阶段客户接受度更高。风控转型方面,其核心是建立与净值型产品和标准化资产相适应的风控体系,过去银行风险是以信贷风险管理为主,未来则需要建立全面的资管风控体系,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等,同时还应该引入量化模型与各类衍生品对冲工具对投资组合进行管理。最后,销售端的转型也不可忽视,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资管机构的销售从业人员应该从客户的切身需求出发,有效的结合投资者的成熟度、风险偏好和投资习惯,推介更加适合现阶段投资者的产品,逐步引导,推进转型工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普益标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